电家庭影院午夜,神马午夜,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,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,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,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,午夜福利视频,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,午夜神马,午夜免费视频,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,午夜家庭影院,午夜福利理论片在线观看,午夜福利电影

江蘇健康家庭
當(dāng)前位置:首頁 > 幸福家庭 > 我愛我家我愛我家
當(dāng)孩子喊:媽媽,你過來一下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9-07  瀏覽次數(shù):1609

在孩子不能復(fù)學(xué)、父母不能復(fù)工的特殊時期,如何提高雙方的“工作”效率,將各自的責(zé)任都落實(shí)到位,的確是門需要下功夫的大學(xué)問……


孩子喊“媽媽,過來一下”時,我默默在一張白紙上畫下一橫,第十個“正”字完成了。這說明一早上,他已經(jīng)叫了50遍“媽媽”,與此同時我也處理了以下的事兒—

1.媽媽,這個字我不認(rèn)識。

2.媽媽,我想喝水。

3.媽媽,我可以去廁所嗎?

4.媽媽,我的尺子在哪里?

5.媽媽,我的筆不夠尖。

6.媽媽,我想要張紙。

7.媽媽,這個單詞怎么讀?

“媽媽,這個字我不認(rèn)識?!?

又繞回來了……繞回來好幾輪了……

但以上問題,我已全部處理完畢。

現(xiàn)在,《新華字典》在書桌上,旁邊是iPad和手機(jī),它們分別安裝了小學(xué)生英文字典,實(shí)用、好用。他已當(dāng)著我的面,熟練操作,查了touch、rough、smooth三個單詞的意思以及怎么讀。

水杯也在桌上,水是滿的,各種文具列隊(duì)呈現(xiàn),削筆刀和草稿本在桌上,橡皮和尺子不知道何時掉在了地上。

那么一早上,我又做了哪些事呢?

開了一個電話會、記錄會議要點(diǎn)、看一篇稿子的反饋意見、列另一篇稿子的提綱、從書房穿梭到客廳來回一百次。

兩個半小時,50遍“媽媽,你過來一下”,平均3分鐘被掐斷一次。

“我們談一談吧?!蔽遗e著畫了十個“正”字的白紙,搬張凳子坐在孩子的書桌前。

“談這個我不認(rèn)識的字嗎?”他仰起臉?!安?,那個你不認(rèn)識的字,有字典,你早就學(xué)會怎么查了,下面,我們來談?wù)勥@10個字?!?

“這字我認(rèn)識,正!”孩子一副“你以為我是一年級小豆丁”的樣子。

“你已經(jīng)二年級了,在學(xué)校,你渴了,自己會拿著杯子去接熱水喝,課間十分鐘,想上廁所就上;東西丟了,會找,找不到,會借;筆禿了,會削,而不是一切都等我?!?

接下來,我解釋了十個“正”字的由來,它們代表什么,代表哪些事,1234567……我將事由寫在“正”字下。看一看,每一件叫了我7遍的事,究竟哪件真的需要我。

“1.媽媽,這個字我不認(rèn)識?!焙⒆幼x?!斑^,你可以查字典?!?

“2.媽媽,我想喝口水?!焙⒆拥哪抗馔断蛭遥业哪抗馔断驖M滿的水杯,他自己伸手去拿了,喝了。

“除非水杯空了要動用熱水瓶,否則你自己可以解決,不要來找我,過。”

“3.媽媽,我可以去廁所嗎?”你在下課時間上廁所需要老師同意嗎?

“過?!?

“4.媽媽,我的尺子在哪里?”

“接著讀?!?

“5.媽媽,我的筆不夠尖?!?

“繼續(xù)?!?

“6.媽媽,我想要張紙?!?

“好,這幾個問題其實(shí)是同一類,找到紙或找到工具”。我指著地上的尺子,桌上的草稿本和削筆刀。我又拿起畫著“正”寫著事由的白紙念最后一條:“7.媽媽,這個單詞怎么讀?你覺得第七個問題和前六個哪個相似?”

孩子伸頭過來看,還以為做合并同類項(xiàng)游戲呢,拍手:“第一個!媽媽!這個字我不認(rèn)識!”

“第一個問題怎么解決的?”

“查字典!”

“你的字典呢?”

瞬間,iPad、手機(jī)漂移到手上。

“查給我看看?”

噠噠噠,孩子小手指飛快按著,口中念念有詞,念一個個字母。

7件事其實(shí)是3件。經(jīng)過合并后無非是:

生理需求,人有三急的“急”;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的“器”,主要是各種文具、用具;知識盲點(diǎn)。

解決方案也呼之欲出。我在白紙的背面列下—

A、你能直接解決的

B、要用工具解決的

C、可以不解決的

D、必須有人幫助解決的

然后,我們來做選擇題。

“上廁所,應(yīng)該選ABCD中的哪項(xiàng)?”

“A?!?

“對?!?

“馬桶要是壞了呢?”

“D?!?

“不認(rèn)識字和筆禿了呢?”

“B?!?

“對,如果沒有字典或削筆刀壞了,你再選D,再找我?!?

“那什么時候選C?什么是可以不解決的問題?”

“上課時,班級討論區(qū),忽然有人發(fā)錯言,這事兒和你沒關(guān)系,不需要解決,也不用告訴我?!?

“那么,選D的事,就可以找媽媽嗎?”

我把D單獨(dú)拎出來,出了一道選擇題—D、必須要找人解決的事。

D1、爺爺;D2、奶奶;D3、爸爸; D4、媽媽

道阻且長,共同進(jìn)步。

千言萬語,匯成四句話,我打印了貼在孩子書桌的一角——

1.你能解決的,不要找媽媽。

2.能用工具解決的,已有工具了,不要找媽媽。

3.我解決過一次,也教過你怎么解決的,不要找媽媽。

4.你解決不了,想一想,不解決也沒關(guān)系的,不要找媽媽。

(婚姻與家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