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中居第一位的,永遠應該是夫妻關系,而不是親子關系。要想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,必須將夫妻關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。
記得去年網上曾經熱議一個話題:妻子們怎樣看待只給錢不回家的老公。下面的評論多達幾萬條,最熱門的竟然是—天下還有這種好事?更有很多網友在這條評論下面追評:只要答應不回來,就算不給錢也行啊。
生活中,很多妻子當了媽媽之后,聚在一起也會談到這個話題,最盼著老公出差。他不在家,自己帶孩子一切井然有序,很有規(guī)律,老公要是回家,不僅要管孩子還要管他。洗衣服做飯多了好多活兒不說,還常常打亂孩子的作息時間,搞得人很累很煩。
另一邊,我也聽爸爸們私下抱怨過,某房地產公司副總苦笑著說:女兒11歲了,還是人家娘倆睡,自己一直住在夢幻的白雪公主兒童房里;一位爸爸說,有了孩子之后,自己就是外人了,每次回家人家母子其樂融融,自己插不進去,而且妻子也不愛理自己,把親熱勁兒都給了孩子。
這些情況太常見了,常見到我們都覺得不能再正常了,媽媽孩子是一家,爸爸負責掙錢養(yǎng)家。長此以往,很多夫妻感情慢慢就淡漠了,還會自我安慰一句:大家都一樣,有了孩子可能都是這么過。
在常常感慨結婚久了感覺淡了,婚后就只有親情沒有了愛情的同時,很多人沒有想過是什么讓感情淡了。
其實是主動的放棄,放棄了交流、放棄了夫妻間的溝通。再好的感情,長時間不在一起卿卿我我,感情的濃度也百分之百會下降。當一對夫妻的話題只剩下家務事和孩子,沒有其他的交流,那么人的傾訴欲望和感情交流的渴望,就會慢慢在家庭中受限,有的自我關閉,有的就向外尋求安慰。
所以要時刻記得,那個將陪伴你一生的,才是你最重要的人。家庭中居第一位的,永遠應該是夫妻關系,而不是親子關系。要想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,必須將夫妻關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。
因為夫妻相愛的家庭,氛圍才是溫暖而愉快的,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,會看到愛、懂得愛、學到愛,這才是一種愛的能力的傳遞。所以夫妻之間愛的方式,會成為孩子未來心中的模板。
我們的文化傳統的確有這樣的傾向:重親子關系而不重夫妻關系。就仿佛是,夫妻關系只是完成傳宗接代的工具。
但是,不管你多么愛兒女,也只能陪他十幾、二十年,之后的日子,孩子也想甩開翅膀去過自己的生活。到那時再想回歸夫妻二人世界,是不是晚了點或者生疏了?
配偶,才是那個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。
(婚姻與家庭)